首页 > 新闻 > 财经热点
美国加密监管巨变前夜?民主党欲将交易所、稳定币全面纳入联邦监管
2025年09月09日 22:50 来源:奇点财经 阅读:0

周二(9月9日),12位美国参议院民主党人联合推出一份针对本国加密货币市场的详细监管框架,以“七支柱”为核心构建规则体系。这是民主党迄今提出的最全面加密监管提案,既释放出与共和党协商推进长期停滞的市场结构立法的信号,也在伦理规范与执法力度上划出更清晰的分歧界限。

此次提案的核心推动者包括参议员鲁本・加列戈、马克・沃纳、柯尔斯滕・吉利布兰德与科里・布克等。他们在框架文件中强调,当前全球加密资产市场规模已接近4万亿美元,美国作为全球金融核心,却长期陷入“监管悬置”困境——企业不清楚自家加密产品该归哪类监管,现有金融规则存在明显空白,投资者则屡屡遭遇诈骗、欺诈,缺乏有效保护。“数字资产技术本可催生新商业模式、提振美国创新,但监管定位的疑问既拖累了创新,也让消费者保护形同虚设。”民主党议员直言,这份框架正是为破解这双重难题而来。

框架的首要目标是填补“非证券类数字资产”现货市场的监管空白。目前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仅能监管商品衍生品,对衍生品背后的“现货市场”(如比特币现货交易)缺乏管辖权与工具,而这类资产中不少因不满足“证券”法律定义,长期处于“无监管”状态。

对此,框架计划赋予CFTC对“数字商品”(即非证券类数字资产)现货市场的专属管辖权:不仅要求相关交易平台注册,还将套用反操纵、财务完整性、风险管理、利益冲突防控等核心原则,甚至针对“迷因币”这类易被炒作的特殊资产设置额外监管护栏。同时,平台需以通俗语言向用户披露关键信息——包括代币的底层技术、治理机制、交易特征及重大风险,资产上市前还得证明“既非证券,也不易被操纵”。

“某类加密资产到底算不算证券”,这一争议长期困扰市场,不少纠纷最终只能通过诉讼解决。为改变这一现状,框架要求美国证监会(SEC)出台专项指引,明确长期适用的证券法律先例如何对接加密交易,甚至设置“安全港”条款,帮企业快速判断哪些交易不涉及证券。

此外,框架还将确立一套“资产身份认定流程”:企业可主动申请监管机构对加密资产的属性进行判定,包括确认某资产是否“不再属于证券”(比如部分代币随着项目去中心化,可能脱离“证券”范畴)。值得注意的是,提案强调“一二级市场待遇一致”,避免同一资产在发行与交易环节监管标准不一,同时明确“不改变传统证券监管规则”,以防冲击现有金融体系。

针对加密资产发行方,框架要求若其资产属于证券,需在首次发行及后续存续期内以“大白话”披露信息:比如代币底层区块链技术细节、募资资金用途、项目规划,以及内部人员、关联方的代币持仓与交易情况。而加密交易平台则需被纳入现有交易所、券商的监管框架,SEC需尽快制定规则,覆盖托管安全、定价公允、交易执行、网络安全、资本金充足等关键领域。

不过,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监管上,民主党与共和党已显现分歧。此次框架仅呼吁“为监管机构配备专门工具应对DeFi风险”,却未明确是否要求DeFi协议开发团队注册;而共和党此前曾公开表示,要“明确保护DeFi协议开发者”,避免其因技术贡献承担过重监管责任。这一差异或将成为未来两党协商的核心争议点之一。

在防范非法金融方面,框架要求所有服务美国用户的加密平台,无论名义注册地是否在美,都需按《银行保密法》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注册为“金融机构”,落实反洗钱(AML)、反恐怖融资(CFT)流程,并遵守相关报告要求。同时,提案特别提及要“遏制不法分子利用DeFi平台规避监管”,防止DeFi成为非法资金流转的“灰色通道”。

对于稳定币,框架则延续此前《GENIUS法案》的精神,禁止稳定币发行方(包括通过关联方间接)向用户支付利息。不过目前市场上仍存在不少“奖励式”项目(如持有稳定币可获平台积分),未来监管如何界定“变相利息”,仍需进一步细化规则。

框架中最具政治张力的内容,集中在伦理规范层面。提案明确禁止民选官员及其家属在任期间发行、背书加密资产,或从中获取利益,同时要求官员在财务披露中单独申报加密资产持仓。

民主党议员在文件中直接点名特朗普,称其“借助加密资产项目为自己及家人谋利,滥用职权进行腐败活动,这种行为在现代史上尚无先例”,认为此类行为不仅损害政治公信力,也拖累了整个加密行业的声誉。这一条款被外界视为民主党在加密监管中嵌入“政治伦理审查”的明确信号,预计将引发共和党强烈反对。

为避免监管“纸上谈兵”,框架还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为SEC、CFTC及财政部追加专项资金,用于加密监管规则制定与执行;简化加密相关岗位的招聘流程,吸引技术、法律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求SEC和CFTC的两党委员需同时在位,形成法定人数才能推进加密规则制定。

民主党表示,若该框架能落地,美国既能补上加密监管短板、保护投资者权益,也能在全球加密创新竞争中巩固领导地位,让4万亿规模的加密市场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非金融风险的“导火索”。不过,考虑到两党在DeFi监管、官员伦理等议题上的分歧,这份提案要最终转化为法律,仍需漫长的协商与博弈。

 

【提示:为防止失联,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操作方法: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添加到主屏幕’。添加后,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


(声明: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我们专注于ESG投资、虚拟资产、数字货币、区块链、Web 3.0、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如需转载本报内容,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敬请联系enquiry@singularityfin.com。)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