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财经综合媒体报道。周五(5月16日),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时表示,由于与各国贸易谈判进展过于缓慢,美国将给予其他国家两到三周宽限期。此后,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将直接通知贸易伙伴对美出口需支付的新关税税率。
特朗普在阿布扎比商业圆桌会议上称,目前有150个国家希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但美方无法逐一谈判。"未来两三周内,斯科特和霍华德将发出信函,明确告知各国进入美国市场的代价。"他同时强调,若无法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可能对部分国家加征高达50%的关税,但这类关税"严格来说不具备互惠性",许多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小型经济体将承受更重负担。
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称将在"解放日"启动大规模"互惠关税",但4月9日宣布暂缓实施,设置90天谈判窗口期。美国政府称已收到约100个国家的谈判请求,庞大的工作量迫使谈判团队争分夺秒。特朗普4月23日在白宫表示,将对未能在"未来几周"达成协议的国家"设定关税",但原定时间框架已过期。
迄今,特朗普政府仅公布两项新贸易框架:本月初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以及上周末商务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詹米森·格里尔在日内瓦敲定的中美协议。政府透露正与印度、日本、韩国等十余国积极磋商,但韩国因新政府即将上任可能推迟进程。
当前美国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维持10%普遍关税(部分产品税率更高),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曾称此为"基准线",但特朗普本月初予以否定,暗示多数国家将面临更高税率。与英国享受的10%关税不同,其他国家可能被征收更高关税。
惠誉评级数据显示,在7月8日到期的90天暂缓期内,美国进口商品平均税率为13%,低于上周生效的23%(中美关税调整前水平),但仍远高于特朗普第二次就职前的2.3%。
特朗普的关税立场反复导致市场剧烈波动。尽管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因其撤回部分激进政策有所下降,但不确定性仍使企业和消费者面临更高成本。主流分析指出,真正的贸易协议谈判通常耗时数年,需协调复杂条款和政治利益,这暴露出特朗普以关税施压促快速让步的局限性。
特朗普此前宣称"已达成200项协议",并在4月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预言"未来三到四周内"公布成果,但迄今仅有两项框架协议落地。周五,他同时首次承认短期内达成大量协议不现实,强调"所有协议最终由我亲手达成"。
【提示:为防止失联,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操作方法: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添加到主屏幕’。添加后,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
(声明: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我们专注于ESG投资、虚拟资产、数字货币、区块链、Web 3.0、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如需转载本报内容,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敬请联系enquiry@singularityf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