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7月15日),英伟达宣布,将恢复对中国销售其H20人工智能芯片。这一决定源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上周在白宫与特朗普的会面,黄仁勋在会面中试图说服政府解除曾阻碍公司业务的出口管制。英伟达在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政府已承诺授予芯片出口许可,终结了持续数月的出货停滞状态,而这一停滞严重影响了该公司进入其最大市场之一的能力。
这一消息推动英伟达股价在盘前交易中飙升逾5%。就在上周,这家芯片制造商创下历史,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实施了一项许可要求,将其作为“解放日”贸易举措的一部分,英伟达因此暂停了H20芯片的对华出货。这一停滞直接导致45亿美元的库存减记,并造成约25亿美元的预期销售损失。
H20芯片本身是为遵守美国早期对华出口管制而设计的。为维持在华市场份额,英伟达还在积极布局更多产品。今年5月,路透社报道称,该公司正准备基于RTX Pro 6000D在中国推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由于规格较低且制造要求更简单,其定价将远低于H20,且属于英伟达最新一代Blackwell架构人工智能处理器系列。
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其最新年度报告,在截至1月26日的财年中,中国为英伟达贡献了170亿美元收入,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3%。因此,推动中国重新纳入其供应链一直是英伟达的核心策略。
事实上,路透社报道称,早在今年4月30日,黄仁勋与特朗普就已经就相关事宜与特朗普进行了会面。从那之后,黄仁勋展开了一系列公开活动,既向美国政府传递理念,也向外界阐明英伟达的立场。他在华盛顿向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像“能源、水和互联网”一样的基础性全球资源,强调英伟达支持开源研究、基础模型及“民主化人工智能”的应用,以赋能新兴经济体。
“通用型、开源的研究和基础模型是人工智能创新的支柱,”他表示,“我们相信,每个民用模型都应该在美国的技术栈上运行得最好,这将鼓励世界各国选择美国。”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的一系列动作也引发了审视。美国一群跨党派参议员曾致信他,敦促其不要与涉及中国军事或情报机构的企业会面。
即便如此,黄仁勋仍在周四(7月17日)展开了半年内的第三次访华,并出席了第三届供应链博览会。在华期间,黄仁勋的行程密集且备受关注。他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进行了会面,并表示讨论未涉及中国对电池技术或稀土的限制。谈及特朗普对其访华的态度时,黄仁勋透露,上周在白宫庆祝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时,他向特朗普提及了访华计划,对方回应“旅途愉快”。
对于H20芯片禁令的解除,黄仁勋强调:“这完全是由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掌控的,与我无关。我的工作是向总统告知我熟悉的领域——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及全球发展动态。”他同时表示,英伟达将遵守最终政策决定,关税只是公司需要“适应”的客观条件。
黄仁勋坦言,美国的芯片限制已导致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几乎减半。除4月所在季度损失25亿美元销售额外,该公司预计7月所在季度还将再受80亿美元损失,当季销售额预计为450亿美元。因此,他直言“希望能有比H20更先进的芯片进入中国”,并认为“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被允许在华销售的产品会越来越好,这合乎情理”。
不过,恢复销售并非一蹴而就:美国政府仍在处理相关许可。对于具体订单数量和重启销售的时间,黄仁勋未给出明确答案,并承认H20虽非最先进产品,但足以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在行业竞争方面,黄仁勋对中国竞争对手华为评价颇高:“任何轻视华为、轻视中国制造业能力的人都是非常天真的。”他认可华为的芯片设计能力和自有云系统,认为其“完全可以自己开拓市场”——华为已开发出昇腾芯片及替代英伟达CUDA的CANN系统,还推出了人工智能专用云计算系统CloudMatrix。对于外界认为华为系统对开发者而言切换难度大的观点,黄仁勋表示“这只是时间问题”,并强调华为在短时间内取得的进展已体现其实力。
目前,英伟达在人工智能硬件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仅GPU加速器领域就占据约97%份额——这类芯片能加速人工智能系统训练等复杂任务,如同汽车的涡轮增压器。不过,AMD、英特尔等竞争对手也计划推出产品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这将给监管机构和全球供应商带来新的压力。
当被问及今年是否会再次访华时,黄仁勋表示:“希望如此。那得你们邀请我。”
【提示:为防止失联,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操作方法: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添加到主屏幕’。添加后,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
(声明: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我们专注于ESG投资、虚拟资产、数字货币、区块链、Web 3.0、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如需转载本报内容,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敬请联系enquiry@singularityf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