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争议本质与监管演进
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后对美元稳定币争论不大,对港币稳定币发行范围的收窄引发诸多争议。笔者曾于《稳定币法案推出后会引发金融海啸吗?》一文中明确指出“香港最不需要发行港币稳定币”,此观点与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的审慎立场不谋而合。值得玩味的是,尽管港府采纳了我在香港政策组会议上提出的将“虚拟货币”正名为“加密货币”的建议,却最终选用“数字货币”这一模糊概念——这恰折射出政策制定者对加密资产本质的理解局限,亦为港币稳定币的监管困境埋下伏笔。加密货币是数字货币,但是数字货币不一定是加密货币,政策制定者需正视加密资产特性,避免旧的监管框架束缚新的金融创新。
本文旨在厘清三重关键问题:
1.港币稳定币为何存在结构性风险?
2.何种发行机制可规避系统性冲击?
3.RWA是香港金融创新的突破口而不是港币稳定币。
1.港币稳定币为何存在结构性风险?
首先,港币通过联系汇率成为事实上的美元稳定币,在港币之上发行稳定币就是给港币加杠杆。港币不是本位币是美元生态上的应用。换句话说稳定币USDT之上再发稳定币难道不是笑话吗?
港币稳定币的允许多家发行,增加了港币不稳定的风险,增加了金管局调控港币的难度。如果港币稳不住,难道港币稳定币会稳定吗?我在《稳定币法案推出后会引发金融海啸吗?》一文说道:”维持固定汇率是很难的,历史的经验决定了港府绝口不提港币稳定币。发行港币稳定币会对港币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实际上发行港币稳定币是给港币加杠杆,如果维持港币不脱锚,并解决了24小时兑换,初看风险不大。“
”如果市场再现了索罗斯式的攻击,杠杆会放大攻击的力度。新的形势下的攻击会是什么样?“
”当前香港《稳定币条例》,可能成为投机者的盛宴,极有可能成为引起金融海啸的起点。“
其二,港币是地区性货币,它的应用场景主要限于香港。稳定币是全球货币,你有什么能力把港币做到全球?香港自身GDP很小,2024年中有4070亿美元,贸易总额大概占全球贸易2.7%,其中包含美元和人民币结算量,占比未见详细数据。港币的需求的变化,主要是金融市场,交易要用港币。
港币发行市场已经是垄断性市场,小的企业能进入吗?同理港币稳定币发行市场,小企业小银行也不合适。港币稳定币的应用小企业可积极参与,发行这件事小企业不可行。
总之,美元是本位币,与本位币挂钩的货币比如港币,按本位币的方式发行稳定币都是不妥当的。
2.何种发行机制可规避系统性冲击?
在《稳定币法案推出后会引发金融海啸吗?》一文中说:”港币的发行水平至今都是主权稳定币发行的天花板。港币的发行是三大家:汇丰、渣打和中国银行共同负责。港币运行良好,香港的团队是世界唯一有40年以上的稳定币管理经验的团队。为什么不是任意一个香港的银行都可发钞?“
这里有信用和实力的问题,作为港币发钞,美元部分依然是不透明的,这里就有对三家银行的信任问题。因为有实力所以信任。
同样的道理,港币稳定币就由他们三家发,无须很多的管理条例,监管十分简单,对于金管局的管理几乎不需要改变。
他们将所要发行的稳定币同等美元交给金管局,金管局给他们港币稳定币,而股市的股票可以发行对应的加密货币凭证,用港币稳定币购买。一切都是可行的。完美的将传统金融扩大到加密金融的范围。
这样一来美元存到金管局,银行可以有利息收,其他的金融创新机会也是存在的。
用港币发行方法发行稳定币,港币稳定币和港币是并行关系,而不是串行关系,风险没有放大。同属金管局监管,避免了港币稳定币的调控风险。
3.RWA是香港金融创新的突破口而不是港币稳定币
在现行条例发行港币稳定币风险很高,如果不加改变不易作为金融创新的突破口。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资产代币化顺着美国的路走就行,说不上创新。香港的突破口应聚焦于现实资产代币化(RWA)。香港在艺术品、古董和房地产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这些资产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代币化交易。例如,古董的稀缺性和价值稳定性与比特币有相似之处,若能实现透明的代币化发行,或将大幅提升香港金融市场的吸引力。香港中国金融协会主席孟羽也提出,“RWA是当前阶段的重点方向”,港币稳定币的需求或可通过RWA交易而扩大,成为地区优势,港币稳定币的优势才会出现。港币稳定币才大有前途。香港也会大有前途。详细讲解,需要另一篇文章。
影响创新最重要的是监管问题,金融创新的根基在于信任与透明。信任是金融市场的基石,透明度则是其生命线。
4. 放松监管支持加密货币应用创新
我在《加密货币监管所存在的问题》系列1-4中说,因为加密货币是统一市场,要有统一的监管机构,而不是现在的分散监管。
香港的机会在于加密货币政策要符合实际,在《稳定币法案推出后会引发金融海啸吗?》一文有一节专门评价两个法案监管是“旧瓶装新酒”。文中提出要依据透明度监管。其实无论法币、股票和代币都是通证,比特币的发展史证明,高度透明可重构监管逻辑。现在的监管要创新,不能旧瓶装新酒。
加密货币经过15年的技术创新已经成熟。已经不是竞争的重点。当前是向应用推进,概念从去中心化这个技术判断,走到了透明这个哲学的判断。优秀的政治家、金融专家和企业家登上了舞台,主流资本和金融机构登上了舞台,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短短的时间就让加密货币登堂入室。他们终究会认识到透明才是加密货币最核心的观点。下一步一定是用Web3透明的哲学指导和透明的基础设施,重构透明的银行、透明的券商、透明的企业。人类将迎来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
我们无链透明平台是为未来所准备的基础设施并且已经成熟。我们相信风快来了。本文的一些文字直接引用1-3的文章,4是讲解RWA链下信用的关键,5是介绍无链系统隐私保护如何超越比特币和以太坊。
1. 《稳定币法案推出后会引发金融海啸吗?》
2. 《稳定币:美国保卫金融霸权之道》
3. 《当稳定币撕开银行的息差护城河》
4. 《判断RWA项目是否可投资》
5. 《加密货币监管所存在的问题(之四)》
本文内容没有展开。大量的思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欢迎关注无链官网。有80万字的文章和视频,带你快速了解加密货币的历史和未来发展。
https://chainless.hk/zh-hans/
www.chainlessdw20.com
加密货币的终极使命是以透明哲学重构信用——当每一笔交易可查但不可篡改,当抵押资产可见但无需中介担保,金融才真正回归“监管源于共识,而非强制”的监管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