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奇点财经综合韩国《中央日报》报道内容编译。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之际,两国财政部门高层于华盛顿展开非公开接触,引发国际社会对关税战走向的高度关注。据韩国《中央日报》援引多方消息源披露,这场持续数月的贸易博弈已进入关键博弈阶段,双方技术团队正通过财政渠道展开实质性沟通。该报道仅在《中央日报》韩文版发布,并未在中文或英文版网站发布。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24日上午7时许,一名佩戴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会议证件的中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在约十名随行人员陪同下进入美国财政部总部大楼。该代表团成员证件标注"中国"国籍,与前日中方财政部长蓝佛安会见韩国副总理崔炅焕时所持证件规格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面恰逢韩美"2+2贸易磋商"开启前夕——就在中美财政部会议结束后约一小时,韩国副总理崔尚穆、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与美国财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展开双边对话。
该媒体报道称,中方代表团对媒体采访采取严格限制措施。当记者试图拍摄时,一名匿名中方官员以"我们有权拒绝拍摄"为由要求删除手机影像,并拒绝透露身份信息。现场记者注意到,该人员证件姓名栏虽为空白,但清晰显示"中国"国籍标识。
对于特朗普总统前日"双方正通过直接渠道保持日常接触"的表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予以坚决否认,强调"从未与美方开展任何形式磋商,相关报道纯属不实信息"。中国商务部同步发表声明称"经贸谈判并未进行",与美方释放的积极信号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4月23日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后重申,美方"可能在两到三周内"就关税调整作出决定,但拒绝披露具体沟通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其社交媒体平台当日突转强硬立场,要求波音公司"追讨中国未交付订单款项",暗指中方因关税报复暂停采购波音737 MAX机型。
韩国《中央日报》援引外交消息人士观点称,此次财政渠道接触折射出双方承压现状。"当报复性关税对两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冲击达到临界点,财政部门的技术性磋商实属必然。"该匿名外交官分析认为,这场由领导人直接主导的关税博弈难以迅速达成双赢,但谈判进展或将为僵局提供突破口。
韩国政府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有韩方官员指出,随着中美谈判节奏调整,首尔需同步优化应对策略,"毕竟美国对华政策的任何转向都将重塑区域贸易格局"。
截至发稿时,这场波及全球的贸易争端已对美国本土产业造成实质性影响。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港吞吐量较关税实施前下降27%,物流企业叫苦不迭。与此同时,美国少数族裔群体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反感情绪升温,最新民调显示,若重启大选,超六成拉美裔选民将改变投票意向。
分析人士指出,在通胀压力与金融稳定诉求的双重驱动下,特朗普政府正面临调整对华策略的窗口期。而中方代表团此番突破性现身华盛顿,或预示着这场持续数月的关税战即将迎来重要转折。
【提示:为防止失联,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操作方法: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添加到主屏幕’。添加后,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
(声明: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我们专注于ESG投资、虚拟资产、数字货币、区块链、Web 3.0、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如需转载本报内容,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敬请联系enquiry@singularityf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