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经热点
马德拉斯高等法院认定加密货币为财产
2025年10月27日 10:30 来源:奇点财经 阅读:0

10月25日,印度马德拉斯高等法院就“鲁蒂库马里诉赞迈实验室私人有限公司及其他方”(Rhutikumari v.Zanmai Labs Pvt.Ltd and Ors.)一案作出里程碑式判决:正式将加密货币认定为“财产”,赋予其与有形资产、金融资产同等的法律保护地位。这是印度司法体系首次为加密货币持有者确立财产权。

法院核心判决:四项关键认定加密资产法律地位

马德拉斯高等法院法官N・阿南德・文卡特什(N.Anand Venkatesh)在判决中围绕“加密货币属性”“司法管辖权”“资产分配规则”“用户救济”四大核心问题作出明确裁定,直接回应了当前印度加密行业的核心争议:

1.加密货币属“可信托、可占有”的财产

该法院援引印度最高法院两项历史判例——1970年《艾哈迈德・G・H・阿里夫诉财富税专员案》(Ahmed G.H.Ariff v.Commissioner of Wealth Tax)与1995年《吉鲁拜・南拜・卡查尔诉古吉拉特邦案》(Jilubhai Nanbhai Khachar v.State of Gujarat)中“财产是‘个人可获取、持有、享有的一切可能权益’”的定义,明确判定:“加密货币无疑属于财产范畴。它既非有形财产,也非法定货币,但具备‘受益性占有’与‘使用’的属性,且可通过信托形式持有。”这一认定从法律层面否定了“加密货币仅为投机工具”的片面观点,为用户主张资产所有权提供了根本依据。

2.印度法院对本土关联加密交易拥有管辖权

针对WazirX提出的“案件应归新加坡法院管辖”的抗辩,法院明确驳回。判决指出,只要加密资产交易与印度存在“本土关联”——如本案中鲁蒂库马里通过印度银行账户存入20万印度卢比(约合2266美元)购买资产——或涉及印度注册实体(赞迈实验室为印度注册公司,且已在印度金融情报单位FIU备案),印度法院即拥有管辖权。该认定直接挑战了WazirX试图通过“转移至新加坡运营”规避印度法律的做法。

3.否决“损失社会化”方案,unaffected资产不可强制分配

WazirX在2024年黑客事件后提出“损失社会化”方案,计划将黑客造成的损失分摊给所有用户(包括资产未受影响者),并通过发行“恢复代币”、分期偿还的方式执行——该方案已获新加坡高等法院2025年10月批准。但马德拉斯高等法院认定,鲁蒂库马里持有的3532枚XRP代币并未因黑客事件受损(黑客仅窃取了以太坊及ERC-20资产),且该资产以“信托形式”持有,WazirX无权在无用户合同同意的情况下强制分配。判决将“损失社会化”方案比作“未授权的自我保险计划”,明确此类方案违反财产权保护原则。

4.责令提供银行担保

为防止WazirX在仲裁程序期间转移资产,法院责令赞迈实验室提供价值95.6万印度卢比(约合1.15万美元)的银行担保——该金额与鲁蒂库马里持有的XRP代币市值一致,直至仲裁程序结束。这一临时救济措施直接保障了用户的资产不被随意处置。

案件背景:WazirX黑客事件引发的用户权益争议

本次判决的导火索是2024年7月WazirX遭遇的重大黑客攻击,以及后续引发的用户资产冻结危机:

2024年7月,印度曾排名第一的加密交易所WazirX(母公司为赞迈实验室)遭遇黑客攻击,损失金额达2.3亿美元,黑客仅窃取了该平台热钱包中的以太坊及ERC-20资产,XRP等其他资产未受影响。事件发生后,WazirX立即冻结了所有用户的提款与交易功能,且冻结状态持续超过16个月。

为规避监管压力,WazirX于2024年下半年将运营主体转移至新加坡,并启动重组程序。但这一举措导致大量印度用户无法访问自己的资产——Chennai用户鲁蒂库马里正是其中之一。她在2022年通过印度银行账户购买的3532枚XRP代币,因平台冻结无法提取,且面临被纳入“损失社会化”方案的风险。在多次沟通无果后,鲁蒂库马里于2025年依据《印度仲裁与调解法(1996)》第9条,向马德拉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禁止WazirX转移其XRP资产。

尽管新加坡高等法院2025年10月批准了WazirX的重组重启计划——该计划获得95.7%债权人支持,且包含“零手续费交易期”以吸引用户回归——但实际操作中,用户仍面临多重困境:

据加密媒体Coinfomania报道,截至判决作出时,仍有大量WazirX用户反映“无法正常登录账户”“提款申请被驳回”,部分未受黑客影响的资产(如XRP、比特币)仍处于冻结状态。而马德拉斯高等法院的判决进一步加剧了WazirX重组的复杂性:判决明确指出,即便交易所已接受外国法院的重组监管,只要涉及印度用户的本土交易,仍需遵守印度法律。法院在判决中援引《PASL风能解决方案公司诉GE电力转换印度公司案》(PASL Wind Solutions v.GE Power Conversion India)的先例,强调“印度法院对境内资产及本土关联交易的管辖权不受外国重组命令的优先限制”。

截至目前,WazirX及母公司赞迈实验室尚未就马德拉斯高等法院的判决发表任何公开声明。

印度加密市场生态重塑

该判决不仅解决了单一案件的争议,更从“投资者保护”“监管推进”“国际接轨”“行业标准”四个维度,为印度加密行业带来长期变革。

印度目前约有2000万加密货币持有者,此前因缺乏财产权认定,用户在资产被冻结、平台跑路时往往无法通过司法途径维权。本次判决明确后,用户可依据“财产权”主张资产所有权,在遭遇平台违规操作(如强制分摊损失、随意冻结资产)时,可向印度法院申请救济——尤其对WazirX事件中数千名仍未取回资产的用户而言,判决为其争取了restitution的法律依据。

当前印度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仅停留在“税收层面”——征收30%的加密收益税与1%的源头扣税(TDS),但缺乏针对“资产保护”“平台合规”的专项法规。法律专家指出,本次判决将倒逼印度财政部、央行加速制定全面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尤其是明确“加密资产托管规则”“平台破产时的资产分配机制”等此前空白的领域。

该判决使印度与英国、新西兰等已将加密货币认定为“财产”的国家保持法律同步。法院在判决中特别引用了杜克大学法学院李・莱纳斯(Lee Reiners)的研究报告,以及新西兰《鲁斯科诉加密opia有限公司案》(Ruscoe v.Cryptopia Ltd.)的判例,指出加密货币“可识别、可转让、可通过私钥控制”的属性,与传统财产的核心特征一致,这一论证进一步巩固了印度加密法律体系的国际兼容性。

判决明确要求加密交易所将用户资产视为“信托财产”,而非平台自身的负债。印度加密交易所Giottus首席执行官维克拉姆・萨布拉杰(Vikram Subburaj)评价称,该判决是“印度加密法律的奠基时刻”,未来平台必须建立更严格的资产隔离机制——如将用户资产与平台自有资产分开托管、定期披露资产持仓——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数字南方信托(Digital South Trust)负责人苏达卡尔・拉克什马纳拉贾(Sudhakar Lakshmanaraja)也表示,判决将推动行业建立“更透明的受托标准”,减少平台违规操作空间。

【提示:为防止失联,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操作方法: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添加到主屏幕’。添加后,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

(声明: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我们专注于ESG投资、虚拟资产、数字货币、区块链、Web 3.0、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如需转载本报内容,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敬请联系enquiry@singularityfin.com。)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