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经热点
OpenSea转型 告别NFT单一属性应对市场寒冬
2025年10月17日 15:55 来源:奇点财经 阅读:0

曾占据主导地位的NFT市场平台OpenSea,在经历加密市场大幅崩盘与大规模裁员后,正彻底重塑自身定位——从专注数字艺术的NFT平台,转型为覆盖更广泛领域的多链加密交易聚合器,以此适应市场变化。

据OpenSea透露的细节,转型后的平台支持用户在22条区块链上交易各类代币,涵盖NFT、迷因币及其他加密货币。为汇聚流动性,该平台整合了Uniswap、Meteora等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资源,交易手续费为0.9%,且全程不持有用户资金。

在用户资产安全与身份验证方面,升级后的OpenSea采用非托管模式,不开展KYC(客户身份验证)检查,无需收集用户个人凭证。平台转而依靠区块链分析公司TRM Labs,对受制裁或存在可疑风险的地址进行标记,保障交易环境合规。

此次品牌重塑标志着OpenSea正式告别“仅做NFT”的单一身份,背后是NFT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现实。在CEO德文・芬泽(Devin Finzer)的主导下,这一转型凸显出数字藏品行业“寒冬”的深度影响:由于NFT交易量较2021年峰值下跌超90%,OpenSea月收入从2022年1月的1.25亿美元骤降至2023年末的仅300万美元,为此该公司裁掉了超半数员工。

从整个行业来看,当前所有NFT市场的交易量较2021年高点已下降约95%,即便是曾备受追捧的高端NFT藏品,如无聊猿游艇俱乐部(Bored Ape Yacht Club)和加密朋克(CryptoPunks),其估值也大幅缩水。

市场数据显示,OpenSea的转型已初步显现成效。今年10月前两周,该平台处理的加密货币交易额达16亿美元,NFT交易额为2.3亿美元,创下三年多来单月最高交易规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其昔日竞争对手Blur——曾凭借零手续费交易模式取代OpenSea部分市场份额——如今活跃度已下跌超90%。

“无法对抗宏观趋势。”芬泽在公开表态中称,此次转型是对当前加密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环境的主动适应。他在X平台(原Twitter)的帖子中提到,OpenSea本月交易总量约26亿美元,其中超90%来自代币交易,反映出市场对多类型资产交易的旺盛需求。“用户不会一早起来就想着‘需要一个跨链桥’或‘需要一个Layer2rollup’,”芬泽补充道,“他们想要的是一个一站式平台,能让自己持有的所有资产——从艺术品、代币,到游戏道具和迷因币——都能便捷使用。”

目前,OpenSea总部位于迈阿密,员工规模约60人。作为“OpenSea 2.0”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还计划通过一家独立基金会发行OpenSea代币,并推出全新移动应用。芬泽向《福布斯》表示,平台的目标是打造“像Robinhood(美股零佣金券商)一样直观易用,但完全实现用户自托管”的交易体验。

“OpenSea希望成为当前加密经济实际的交易场所,而不只是过去投机活动的聚集地。”芬泽强调。

【提示:为防止失联,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操作方法: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添加到主屏幕’。添加后,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

(声明: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我们专注于ESG投资、虚拟资产、数字货币、区块链、Web 3.0、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如需转载本报内容,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敬请联系enquiry@singularityfin.com。)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