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观察与评论
从USAT合规模式看香港发行美元稳定币USHK的战略价值
2025年09月17日 09:39 来源:祝维沙 阅读:0

USAT合规模式看香港发行美元稳定币USHK的战略价值

祝维沙 2025年9月15日

 

泰达(Tether)公司近日正式公布面向美国市场的合规稳定币USAT发行计划,并任命前特朗普数字资产顾问委员会负责人博·海因斯(Bo Hines)出任CEO。这一举措被视为泰达积极应对美国《GENIUS法案》等严格监管要求的关键布局,也为全球稳定币发展提供了新的合规范式。市场预计USAT稳定币将2025年底正式推出

 

USAT在架构设计上凸显出高度的合规性与机制创新:由受美国联邦监管的加密银行安克雷奇数字(Anchorage Digital)负责发行,知名金融机构康托·菲茨杰拉德(Cantor Fitzgerald)担任储备资产托管方及优先一级交易商(享有优先参与美国国债交易资格的机构)。

这一机制与香港港币联系汇率制高度契合——Tether类似香港金管局,统筹稳定币的发行、安全与价值锚定;Anchorage Digital对标港币发钞行(如汇丰、渣打、中银);更重要的是,USAT未来可能引入更多受监管银行参与发行,形成“多机构发行单一稳定币”的格局。也解决了此前稳定币法案推出后会引发金融海啸吗?一文中提出的“若每家银行各发稳定币将导致市场混乱”的问题,也与香港近期笔者77宗稳定币牌照申请 – 香港金融创新的重大机遇与挑战》中写到的“由金管局主导发行美元稳定币USHK”的倡议不谋而合。

不同于USDT的直接自管模式,USAT强调第三方托管,这种“发行托管监管”分离的设计,极大增强了透明度和市场信任。但金管局通过外汇基金将美元资产托管在几大银行,名称没有披露。

尽管香港金管局未公开其美元储备的具体托管行,但其多年积累的外汇基金管理的成熟经验,仍可为USHK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未来若能在信息披露机制上进一步优化,将更有利于提升公众信任度。

 

全球稳定币格局看,美国形成USAT与USDC双强并立的合规稳定币体系,二者均承担起“稳定币领域类似香港金管局”的调节职能。加密货币的高效、低成本特性已对传统法币体系构成挑战,美国通过立法与合规创新进一步巩固美元优势,这一趋势值得全球金融从业者高度重视但需跳出传统金融思维看待这一问题,以免错过这个历史机遇。

 

对香港而言,发行美元稳定币USHK具备独特的历史机遇与市场潜力也是关键窗口期 因为对不合规的USDT的替换是有窗口期的。

基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成熟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联系汇率制运行多年积累的市场信任基础。USHK有望通过替换USDT,跻身全球三大美元稳定币行列,乐观预期下或可占据未来全球稳定币市场40%50%的份额。

 

在技术路径选择上,泰达披露USAT将采用强子(Hadron)链作为发行平台。Hadron链定位为多链合规发行平台,该平台定位多链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工具,目前支持Liquid网络(Blockstream的比特币侧链,约60节点,强调保密与快速结算)、以太坊Ethereum(开放透明)和Avalanche(高吞吐),并计划接入TON链(Telegram生态,增强社交应用)。目标是为传统企业发币提供合规解决方案。但需注意的是,Hadron链存在代码不透明、账本不公开、缺乏长期实验网测试等问题,项目整体风险尚难以准确评估。

 

反观以太坊,其开放性、高透明度与生态成熟度已经受市场检验,无疑是USDC及未来USHK更可靠的技术基础。长远来看,稳定币的成功必须依赖于透明、合规与信用三大支柱——无论是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实践经验,还是USAT的架构设计,还有笔者的理论推导,多方印证了“以类金管局监管调控机构+多机构发钞机制为支撑”的道路的正确性。

 

香港应把握机遇,借鉴USAT合规经验,发挥自身制度优势,加快脚步,积极推动USHK的研发与落地,时机稍纵即逝这不仅关乎金融创新,更是在新一轮全球货币格局中巩固香港地位的战略抉择。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