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在领英发布文章警示,直指当前全球经贸体系正经历根本性变革。他在分析中指出,尽管部分观点认为关税争议或可通过谈判缓解,但大量企业反馈显示,“无论未来关税政策如何调整,结构性矛盾不会消失,大幅缩减对美经济依赖已成为不可逆趋势”。对美出口商、在华美企、涉美业务的中国企业等多方主体已启动“去美国化”替代方案制定,这一趋势正从企业战略演变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现实。
达里欧指出,美国通过持续发债支撑过度消费的模式已显露“明显不可持续性”,同样,继续依赖对美出口、持有美债并期待以未贬值美元获偿的设想被斥为“天真且危险”。他提出关键公式揭示危机本质:“过度失衡+去全球化=萎缩的贸易额与资本失衡”(编注:这里的=可以理解为“意味着”),强调当前巨大的贸易逆差与资本流动扭曲必须通过主动缩减规模化解。
基于桥水独创的宏观经济指标,达利欧提出四大颠覆性判断:
首先,全球货币体系、各国国内政治秩序及国际地缘格局“正站在崩塌临界点”,其背后是“可量化、不可持续的基本面缺陷”;
其次,当前危机发展轨迹与历史上多次秩序更迭高度相似,实为“货币权力重构、国内社会政治变革与国际地缘洗牌的现代重演”;
第三,美国面临被国际体系边缘化的现实风险——各国正加速构建绕开美国的新合作网络;
第四,“最优管理路径的成效将远超无序应对”,但(美国)决策层仍未展现必要战略定力。
在其最新著作《国家如何破产:大周期论》中,达利欧针对美国债务危机提出“三部分、3%解决方案”,主张通过跨国协同将失衡问题转化为共同挑战,推动良性去杠杆与再平衡。但他坦言,当前政策制定者仍陷于短期市场波动与对抗性举措,导致“不可逆的负面后果持续累积”。
这位掌管逾千亿美元资产的投资者最后发出紧迫呼吁:“认知与规划全球秩序剧变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各国需立即停止政策摇摆,以冷静分析、协作机制应对根本性变革。达利欧强调,这场重构“非选择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以最小代价完成过渡的生存命题”。
和其他文章一样,达利欧强调,这篇文章的观点仅代表他本人,并不一定代表桥水基金的意见。
【提示:为防止失联,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操作方法: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添加到主屏幕’。添加后,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
(声明: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我们专注于ESG投资、虚拟资产、数字货币、区块链、Web 3.0、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如需转载本报内容,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敬请联系enquiry@singularityf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