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币安(Binance)联合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赵长鹏(Changpeng Zhao,CZ)向美国破产法院提出动议,要求驳回FTX破产遗产管理方对其提起的诉讼。该诉讼旨在追回两家交易所之间据称高达17.6亿美元的资金往来。
在一份法律文件中,赵长鹏的核心抗辩理由是管辖权缺失。他主张,自己作为阿联酋居民,不应受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的管辖。文件明确指出:“原告方(FTX破产管理方)试图将美国破产法延伸适用于域外交易,这种做法是失当的。”其法律团队进一步强调,本案的关键交易方——包括位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Alameda Research、爱尔兰及开曼群岛的币安关联实体——均在美国境外运营,且争议交易本身具有显著的跨境性质,美国相关法律并无域外效力。
除管辖权异议外,赵长鹏的律师团队还指出诉讼送达程序存在瑕疵。FTX方面通过赵长鹏的美国代理律师进行送达的做法,被指不符合《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4条关于向境外个人送达的规定,因此属无效送达。
在实体层面,赵长鹏驳斥了诉讼的实质指控。他承认币安与FTX曾为“短期商业伙伴”,币安一度持有FTX全球业务约20%的股权。但双方早已分道扬镳,币安通过返还股权获得了等值的加密货币(含FTX平台代币FTT)。
文件直指:“原告方荒谬地将Bankman-Fried的过失归咎于赵先生。”赵长鹏认为,FTX作为由现已入狱的萨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构建的失败企业,正试图将其崩溃的责任转嫁给币安。
赵长鹏一面否认管辖,一面又主张诉讼实质荒谬,这种程序异议与实体抗辩并行的策略,是英美法系诉讼中被告的常规战术——既可通过程序漏洞快速终结诉讼,也为转入实质审理时预设辩护防线。其本质是通过多层次法律论证,最大化降低败诉风险。
这场法律攻防战源于FTX破产管理方于2024年11月提起的诉讼。该诉讼指控币安及其高管在2021年7月的股权回购交易中存在欺诈性转移行为,称币安方面在退出FTX股权时不当获取了资金。诉状还特别提及赵长鹏在2022年11月发表的关于清算币安所持FTT的推文,认为这些言论加剧了市场恐慌,加速了FTX的崩溃。
值得注意的是,赵长鹏并非唯一挑战法院管辖权的币安相关人员。今年7月,币安前高管Samuel Wenjun Lim和Dinghua Xiao也已提交了类似的驳回动议。
FTX创始人萨姆·班克曼-弗里德因欺诈客户资金及共谋罪,目前正在联邦监狱服刑,刑期长达25年,其犯罪行为直接导致交易所崩盘。币安联合创始人赵长鹏则因未能有效防范平台违反美国反洗钱法规,于2025年初完成四个月监禁,现已出狱并常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为弥补客户及债权人损失,FTX破产管理团队正通过特拉华州破产法院展开系统性追偿。除针对币安及其高管的17.6亿美元诉讼外,被告名单还涵盖多个曾与FTX有资金往来的实体:包括知名投资人安东尼·斯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旗下机构、加密货币交易所Crypto.com、Bybit、KuCoin,以及由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支持的科技政策组织FWD.US。这些诉讼均基于同一法律逻辑——主张相关资金转移构成“欺诈性资产处置”,力求追回可覆盖债务的资产。
在推进诉讼的同时,FTX清算团队同步启动债务偿付程序。根据最新披露的时间表,平台计划于2025年9月30日启动第三轮债权人还款。此前两轮偿付已向全球用户返还约50亿美元,本轮操作将进一步缩小债务缺口。值得注意的是,偿付资金部分来源于已回收资产(如变卖巴哈马房产及风险投资),而针对币安等被告的未决诉讼结果,将直接影响最终清偿率。
【提示:为防止失联,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操作方法: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添加到主屏幕’。添加后,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
(声明: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我们专注于ESG投资、虚拟资产、数字货币、区块链、Web 3.0、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如需转载本报内容,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敬请联系enquiry@singularityfin.com。)